top of page
作家相片陳建佑律師

【大數據、言論自由與民主價值】

已更新:2020年6月29日


有不少論者認為,人工智能(AI)將透過巨量資料(Big Data),足以實質影響人類世界。在技術上使社會資訊傳遞的結構改變,也對吾人在憲法上的言論自由,以及意見自由的市場競爭,產生重大衝擊! 台灣對於演算法所撰寫的內容農場或AI的自動推文,是否受到與自然人表意相同的憲法保障?



涉及民主憲政秩序中的核心元素:公民偏好的形成、審議程序、民主價值,是否會遭到巨量資料淹沒而造成傾斜或扭曲?

美國學界自1990年代起已預言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自由權,將隨之出現「#典範轉移」。美國網路法權威學者Lawrence Lessig教授主張:未來的言論審查與控制,將存在於網際網路及其主要應用程式的設計。也有不少學者認為:言論的審查將透過基礎設施或主要平台(例如入口網站、搜尋引擎或社群媒體),並對當代民主產生重大影響。


#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 為例,學者Howard對於總統選舉前一週的推特(Twitter)轉貼進行調查,發現垃圾訊息的傳遞與專業新聞相當。


據估計,推特上有將近4800萬個假帳號,臉書(Facebook)上有6700萬到1億3700萬個假帳號。


而網路機器人在特定時間,利用假帳號進行巨量推文與轉貼,以達到塑造輿論之目的,最後可能扭曲公民偏好與民主價值。


就此,不得不提及臉書的「#劍橋分析事件」。

前「劍橋分析(Cambridge Analytica)公司」業務總監布特妮.凱瑟(Brittany Kaiser)接受《報導者》越洋專訪,揭露影響多國的操縱選舉手法,提出對民主危機的警告。


凱瑟在她的自傳裡描述2018年她與該公司創辦人揭開全球數十億社群網站用戶「#不願面對的真相」:當時臉書與第三方分享用戶資料後,至少8,700萬用戶的個人隱私,成為選戰中被操縱的材料,以及劍橋分析公司如何成為2016年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勝選的主要功臣之一。


操控的手段大致為:#先以心理統計學了解操控對象#再精準投放廣告攻擊(包括針對特定女性選民惡意投放廣告),#以達到間接勸阻選民投票給對手


凱瑟認為 #臉書公司仍是對民主最大的威脅,並表示除立法解決外,也需要先進的科技去偵測不實資訊、資訊操作,才能改變臉書公司的營運方式,然後真正解決問題。


對主要平台業者把平台上的不實言論交由第三方處理或意見自由市場競爭,我個人認為 #政府機關應立法介入管制並嚴格執行


理由是:「當一方的言論已達侵犯任一人權利時,就不該享有言論自由的保護;作為經營平台、賺取廣告費的業者,必須扛起提供良好政策與規範的社會責任。換言之,由政府提出進步的法律,作為指引主要平台業者或其他企業的方針。」


如此,始能捍衛台灣民主憲政秩序中的核心元素:公民偏好的形成、民主價值,並避免其遭巨量資料淹沒而造成傾斜或扭曲。


2020總統大選,您準備好了嗎?

9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